【专栏】王秦波:非典型又典型的当代人

文/王勤伯

在我撰写这篇专栏的时候,蒂亚戈·莫塔已经决定不再留在博洛尼亚了。

2023-24赛季,欧洲五大联赛产生的下季欧冠参赛队里,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名字,甚至是绝对黑马。英超阿斯顿维拉、德甲斯图加特、西甲赫罗纳、意甲博洛尼亚、法甲布雷斯特。

其中,意甲博洛尼亚的主帅蒂亚戈·莫塔尤其引人注目。在俱乐部财力不足、连年为保级而战、阵容身价严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他的球队踢出了赏心悦目的足球,给几乎所有强队制造过麻烦,最终提前锁定欧冠资格。而蒂亚戈·莫塔本人也得到了尤文图斯的邀请,双方已在正式谈判中。

如果尤文图斯成功挖到蒂亚戈·莫塔,将意味着“老妇人”教练职位的一次巨大历史改变。从特拉帕托尼时代开始,尤文图斯从来都是聘请风格非常意大利本土化的主教练,即使是在当时被视作富有改革意识的教练,例如里皮、孔蒂、萨里,他们的理念精髓都是绝对的意大利足球,尤文从未有过一个把国际化潮流理念带到本队的主帅。蒂亚戈·莫塔可能成为首个例外。

1

蒂亚戈·莫塔的足球到底是怎样的风格?这可能是一个无法准确定义的概念。就像同期在勒沃库森取得成功的哈维·阿隆索,我们只知道“龙哥”的足球是一种令人着迷的跨国复合体,既有西班牙-瓜迪奥拉式的控球,又有穆里尼奥风格的严谨,还有德国足球强悍的作风,有好几次勒沃库森的绝平维持不败,依靠的首先是决不放弃的战斗精神,其次才是技战术。

这是今天欧洲足球的一股新潮流,过去十多年内涌现的战术理念在新的竞争环境里处于快速的融合变化和推陈出新过程中。新一届少帅代表着一股强大的跨国学习精神和演进潮流,在“上一代”的教练里,只有瓜迪奥拉、安切洛蒂等极少数不断自我更新的个体能够抵抗他们的冲击。

前辈主帅都会兴奋自己拥有哈维·阿隆索、蒂亚戈·莫塔这样的弟子,也都会意识得到这些前中场球员本身的非凡履历就注定了他们会站在一个高度超越常人的出发点。以蒂亚戈·莫塔为例,他出自拉玛西亚,和瓜迪奥拉做过队友,在巴萨经历过雷克萨奇、范加尔、里杰卡尔德,在意甲师从加斯佩里尼、穆里尼奥、贝尼特斯和拉涅利,在法甲又曾在安切洛蒂、布兰克和埃梅里手下效力,还在执教巴黎圣日耳曼U19梯队期间近距离观察过图赫尔。还有,在意大利国家队,莫塔经历过普兰德利、孔蒂两任主帅。

和哈维·阿隆索等人一样,蒂亚戈·莫塔的足球基调是控球、压迫、协同跑动、换位意识、整体保护。在他的职业教练培训班毕业论文里,莫塔写过,“现代足球,丢失皮球就像是犯罪”。基于控球的足球理念全世界的教练都会学习,不少人在努力尝试。但哈维·阿隆索、蒂亚戈·莫塔等人的不同在于,凭借丰富的经验、阅历,还有勤于钻研的精神以及个人智慧,他们总是可以在细节上提供别人做不到的解决方案,让身价平平的球员也能在团队里踢出超高水平。

2

我第一次见到蒂亚戈·莫塔是在他19岁时。那年我也不到23岁,在巴塞罗那诺坎普体育场的通道里,我和同伴去采访萨维奥拉,蒂亚戈·莫塔正和友人聊天。他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请求我们告诉他自己手臂上的中文刺青含义。这是那个年代的特色,很多人根据字形选择汉字,但不知道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巴塞罗那在欧冠半决赛对阵皇家马德里,我第一次在赛场上看到蒂亚戈·莫塔,尽管巴塞罗那被淘汰,但他凭借对齐达内的紧密盯防赢得了外界认可。蒂亚戈·莫塔不仅拥有拉玛西亚履历,而且脚法细腻、身材高大、对抗出色,这使得他受到了后来的主帅安蒂奇等人的重用。

然而,年少成名的蒂亚戈·莫塔也和部分巴西球员典型的恶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罗纳尔迪尼奥加盟以后,他们一起流连夜店,接着就是频繁的伤病,最后离开巴萨转会马竞。在马竞期间,蒂亚戈·莫塔其实已被视作一个废人,他的两个膝关节,一个经历过十字韧带重伤,另一个半月板受伤。

2008年夏天,不会有人预料到莫塔会成为一个在意甲、意大利国家队留下痕迹的球员。他被马竞抛弃,试训英国球队失败以后签约热那亚。当时的热那亚球员尤里奇回忆说,莫塔刚开始参加训练,全场突然变得静悄悄,“尽管我们作为职业球员,见过很多技术精湛的同行,但蒂亚戈·莫塔第一次触球,皮球发出的声音就让我们知道他的与众不同。”

意甲联赛对于莫塔来说意味着一次重生,也是他职业生涯走向成熟的转折点。一年后他和队友米利托一起转会到国际米兰,成为穆里尼奥执教的三冠王重臣。他凭借祖籍拥有意大利护照,成为普兰德利国家队的一员,和队友们一起获得了2012欧洲杯亚军。之后,他又转会巴黎圣日耳曼,进入了这家俱乐部的队史传奇殿堂。

3

多重文化身份让蒂亚戈·莫塔从外观到内在都让人感到优秀却又有点不好触摸,就像博洛尼亚老板萨普托所说,“有点怪怪的。”

蒂亚戈·莫塔待人充满礼貌和尊重,有点像某一类教育良好的巴西中上阶层;俱乐部的很多普通员工都感受到了这位教练的温暖待人,也有点像安切洛蒂;同时他又不遗余力地跟裁判干架,和穆里尼奥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的蒂亚戈·莫塔早不是年轻时代的浪荡哥,他更接近于一个苦行僧,居住在博洛尼亚市中心,但从没有人在晚上的餐馆里看到过他。他早出晚归,俱乐部的训练中心就像他的修行之地,尤其是冬日傍晚,大多数人已经离开的时候,蒂亚戈·莫塔的办公室肯定还在亮着灯。有时候他会直接拿着笔记本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模样更像是一个学者而不是教练。

蒂亚戈·莫塔的婚姻也富有国际元素。太太名叫安热拉·李,是巴西韩裔,他们育有3个可爱的女儿,平时太太带着女儿住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的著名移民城市卡斯凯斯。莫塔太太常来意大利看老公,莫塔也时常飞回葡萄牙和家人团聚。机场是博洛尼亚市民最容易看到莫塔的地方,尤其因为他总是乘坐廉价航班,在普通旅客中间排队,这样的跨国生活其实就是欧洲一体化多年后很多普通人的日常,尽管单从巴西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的角度来看,莫塔的外观都很非典型。

现在预测莫塔执教豪门球队的前景还为时过早,但我真的很开心见证这类人物自由行走在身份桎梏上方的奇妙。

本文原载于第891期《足球周刊》

相关阅读:

【伊万科维奇:泰国不会保守。我们的目标是全力取胜】

  • 意甲
  • 莫塔
  • 尤文图斯
  • 博洛尼亚
  • 国际米兰
  • 巴萨
  • 巴黎圣日耳曼
  • 推荐
  •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