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笔记】斯洛伐克爆发性球迷狂潮,比利时仍有斗志

原本没有跟队任务的笔者最终还是来到了德国,现场体验了人生第一次欧洲杯之旅。6年前在俄罗斯,笔者跟踪全程赛事,也在现场观看了比利时的不少比赛,包括半决赛惜败给法国一战,那场比赛正处巅峰期的阿扎尔对法国右后卫帕瓦尔做出了近乎贯穿全场的“军训”,奈何作为中场核心的德布劳内被坎特和博格巴“锁死”,乌姆蒂蒂头槌破门,比利时被挡在决赛之外。库尔图瓦在赛后并不服气,采访时炮轰法国队打法“反足球”。

那一年的比利时,实力处在最高峰,夺得世界杯季军的成绩也算符合预期,却也打出过具备“节目效果”的战役。小组赛对阵突尼斯,替补登场的巴舒亚伊曾花式吐饼,那场赛后笔者在场外邂逅孔帕尼的父亲皮尔·孔帕尼,老先生对我讲了个故事:他的儿子曾收到一位中国铁杆“人迷”的来信,并亲自回复了他。

缘分使然,笔者计划之中的德国之行首场比赛,就是比利时的小组赛首战。此时距离俄罗斯世界杯已有六年,当时还是比利时防线中坚的孔帕尼已挂帅拜仁,库尔图瓦即便已经伤愈复出,也依然无缘国家队,阿扎尔已经宣布退役。“黄金一代”的比利时到了本届,仅剩下德布劳内、卢卡库和费尔通亨等寥寥数人,配以特罗萨尔、多库和奥蓬达等新生力量。只是以我在法兰克福的观感,大多数比利时球迷仍然对黄金一代有所眷恋,孔帕尼、阿扎尔们的印号球衣被球迷穿在身上,卢卡库和德布劳内的球衣则占据了最多数。

由于距离法兰克福不过几小时车程,现场比利时球迷占据大半,斯洛伐克球迷看起来却更加虔诚,也更具备组织纪律性。赛前以白色为主的斯洛伐克球迷看台整齐划一地制造声浪,气势颇为强烈,完全盖过了对面以红色为主的比利时看台。虽然红色的视觉观感很强烈,但这一天的法兰克福竞技场,比利时球迷在气势上并未压制住人数不占优势的斯洛伐克球迷。

上半场出现在右路的多库恰好在笔者身前,这样一位过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球员在现场的观感的确非常出色,几名斯洛伐克后卫的围追堵截都难以压制多库的突破,但多库过掉一片人后的传中制造出的机会,却被卢卡库浪费。紧接着斯洛伐克就给了比利时惩罚,施兰茨的补射破门引爆了斯洛伐克看台。接下来比利时久攻不下,红色为主的看台墙也提不起气势,斯洛伐克球迷却几乎将这里变成主场。上半场比利时正是向着白色为主的看台进攻,每一次攻势都伴随着迎面而来的巨大嘘声,德布劳内主罚角球时,嘘声更是震耳欲聋,多库的突破依旧犀利,但带不来进球。

“下半场把多库放到左路或许更合适。”中场休息时我和同行的搭档探讨说。下半场比利时22号果然与特罗萨尔换位,只是依旧没有太好的效果,斯洛伐克简洁凌厉的反击让比利时有些招架不住。现场屏幕多次给到卢卡库的特写,比利时中锋脸上尽是失落和无奈,尤其是在他的两个进球都被VAR判为无效之后。但现场的视频回放显示得清清楚楚,两个进球确实应该被吹,现场比利时球迷虽然很不满,最终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与卡塔尔世界杯一样,卢卡库再度打出了如巴舒亚伊一般的“节目效果”。

终场哨响,对面的斯洛伐克替补席瞬间全空,全体球员紧紧相拥,并在赛后走到死忠看台面前,这集体谢场的一幕极为震撼。本场斯洛伐克能够爆冷获胜,球迷们制造出的不亚于主场的声势也是关键所在,而看到库茨卡、佩卡里克两人奋不顾身地一次次堵截多库及替补出场的奥蓬达的暴力流突破,你很难想象这两位老将都已经37岁高龄。身材不高的洛博特卡一次次将球带过中场,现场宣布全场最佳奖杯颁发给他时,看台上的斯洛伐克球迷再度爆发出声浪。

虽然惨遭爆冷,比利时全队并未颓丧到直接走回更衣室,而是和斯洛伐克一样在赛后感谢了现场球迷,队员们在场上围作一团相互打气,作为队长的德布劳内在最后走出人群,单独与看台上的球迷进行对话。在全网嘲笑卢卡库的这一刻,我观察到的是比利时卷土重来的决心,即使实力远不比当年,但这支比利时不会轻易被失利所击垮。卡塔尔世界杯夺冠的阿根廷,同样也在首战遭遇更不可思议的世纪大冷,而这难道不就是世界杯和欧洲杯这样的大赛的最大魅力所在?

相关阅读:

【解读格鲁吉亚:新军与现实妥协】

  • 欧洲杯
  • 斯洛伐克队
  • 比利时队
  • 2024欧洲杯
  • 手记
  • 多库
  • 卢卡库
  • 推荐
  • 热门